網頁

2009-12-28

學者與收藏家


        學者是作學問的人,收藏家是買東西收來藏的人,兩種人的職責相異,會有什麼關聯呢?

        有的。

        在這裡,談的自然還是舊書。早期,研究文史哲的學者,尤其是在臺灣本土相關史料爬梳研究的領域裡,沒有不往舊書店裡鑽的。誠如我早先「偷窺與舊文獻」一文所說,要瞭解先民的生活及思想,得從這些資料著手。於是,學者需要相關文獻來研究,便求助於文獻收藏家或舊書店老闆,兩者之間就有了聯繫。

2009-12-26

昭和町遇見拍電影


        今天下午到台北昭和町逛逛,遇到一大群人挨挨陣陣,讓我不禁暗自歡喜:昭和町原來有這麼多人逛,看來可以永續經營,讓我持續多挖寶了。結果這群男女有別型態各異的人們,是聚在這裡拍電影的。

        後來詢問老闆,答曰這群人是來借場景拍電影的,據說片名叫「消失打看」,有興趣的人可以Google一下。其中有一幕拍攝過程,我恰好在鄰近舖中,把對話聽得一清二楚(當然,也歸功於重拍了至少五六次,所以台詞都聽熟了),在此先作個電影預告,以提振電影市場:

2009-12-19

幾種閩南語標音的方法


        聽說香港在97之前,還不必在課堂上學中國普通話的時候,中文課全部以粵語上課,而且也不教拼音。外國人也是如此,使用英語作為母語的人,從來不用什麼kk音標,能說就能寫,這個觀念也造成近年臺灣英語課程「直接拼音法」的流行。

        然而一個語言,若要有文字來配套,進而要編成字典使其標準化、經典化,而不至於使語言只侷限在日常生活用語中打轉,仍需要有方法來標示其讀音。

2009-12-17

愛書人怎麼管理書?

 
        我有一本老筆記本,封面蓋著原主人的印章,翻開第一頁,第一行就開宗明義地說:「存書列表」。

        這是一本幾十年前,某個愛書人的藏書書目。一本或一套書化為一行一行的鋼筆字 ,總共抄了505條書目。看著他端正的字跡,彷彿用心寫著一封情書,就可以讀出一個人對於書本的愛戀。


2009-12-06

再談舊書的網路拍賣與網誌評論

        在網路上看到一則討論,遠流博識網的珍品交流道,在某一天有「報馬仔」貼出奇摩拍賣出現一本吳魯芹的「英美十六家」訊息。這訊息底下的第一則回應A說,這本書我在舊書店50元就買到了;第二則回應B就說,我在光華商場10元買到;第三則回應C說,我上次花了好幾千才買到,不過這裡的留言素質越來越低了。

        此言一出,爭論開始。 前面留言說以低價購得的人回應C說,是你花冤枉錢用幾千塊買我幾十塊就能買到的東西,居然還說我沒水準?也有人跳出來說,好書本來就應該要有好價錢,若舊書不論品質每本都是十元二十的在賣,臺灣的舊書市場永遠沒有提昇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