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0-12-19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居家必用雜記抄本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句話至少有兩個意涵:

        一、經很難念。

        二、家家都有經。

        經難不難念,這是很主觀的問題,本文不擬討論。但是,家家都有經是怎麼一回事?是什麼樣的書,能夠如此通俗,堪稱居家必備,老幼必讀?

        過去的人家,為了解決日常生活常遇到的疑難雜症,會翻找資料尋求建議。這樣的書籍,稱作「類書」,用今天的話講,就是百科全書。類書的規模可大可小,大部頭者如清代陳夢雷、蔣廷錫編的《古今圖書集成》,共一萬卷,分六編、三十二典、六千一百零九部,是中國之最大類書。規模小者可以只有薄薄一本,分述居家必用常識如醫藥、飲食、曆法、命相、蒙養、尺牘等----腦海裡浮現一個模糊的影子嗎?沒錯,就像農民曆。我們現在所用的農民曆,可以算是古代日用類書的直系子孫。

        可惜農民曆一本只能用一年,所以無法長久保存(不過邊城出版的《逛逛書架》曾經訪問過一位專門收集歷年農民曆的黃鳳祥老先生,可謂異數)。因此過去人家,大多自己要珍藏一本「居家必用雜記」,而且由於過去印刷不發達,或者書坊發行現成日用類書不盡符合各家需要等因素,這種「傳家之寶」,通常是手抄製本,流傳至今,更顯得獨特。

        早期的居家必用雜記抄本,都收錄哪些項目呢?這兒有一本臺灣早期抄寫的居家必用雜記,出自板橋林姓家族----這個板橋林姓家族不是赫赫有名的板橋林家林熊祥家族,不過認真講起來,這個林家的開台祖名氣也不小,是清乾隆年間入墾台中大甲的福建漳浦人林壯,他跟早他數年到台中開墾,後來轉到台北的林成祖同是攀龍村人,血緣上可能也有關係。林壯只有一獨子林跳,後來林跳與其第三子林桔在乾隆末年開墾台中大安、潭子,這是台中縣大安鄉開拓史的大事。


        這本雜記的第一部份,是各種占卜、相日法。比如「李淳風六壬時訣」,也稱李淳風六壬時課,是一種說簡易也簡易說複雜也複雜的算命法,簡單地講就是把手指指節劃成六格,分別是大安、留連、速喜、赤口、小吉、空亡,用「點水缸」的方法,看點到那一格,就代表所求之事的徵兆。至於要怎麼「點水缸」,通常是用當天的農曆「月」、「日」、「時」三個數字照順時鐘方向從「大安」為起點開始算。書中舉例:如在三月初五日辰時占卜,三個數字分別為3、5、5(辰在地支排第五),從大安為起點先數三步到速喜,再由速喜為起點數五步到大安,再由大安數五步到小吉,因此占卜結果是「小吉」。可以只看大方向比如「大安」就是一切順利、「留連」就是事情尚有阻礙還沒完成之類;如果還要詳細看所求的事情(如問人下落、工作、疾病)的詳解,那就得翻書了。古裝片常看老道士心血來潮,掐指一算,大呼不妙,看來就是在算這個。


        其他還有「論四煞朝天日訣」、「論烏兔太陽天帝到座吉日訣」等,看來古人日子過得挺戰戰兢兢的,每天都活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

        第二部份是詩歌的抄錄,大多是打油詩或者勸世詩。例如「蚊詩」:「年年六月是我天,皇帝后妃伴我眠。任是九重深閨女,一點紅花我吸先。」這些詩或題材特殊、或觀點獨特,顯現出文人專有的趣味性。正正經經詠物、詠史的詩作,在私塾念唐詩三百首、千家詩、唐詩合解就能接觸到了,這些趣味戲謔的打油詩,只得在民間的抄本裡私下流傳。


        第三部份是生命禮俗套語,也就是看新娘、食新娘茶、食喜桌、小兒開臊之類的禮俗過程中,旁人要念的吉祥話。關於這部份,我在「一則讓媒人圈震驚滲尿的新聞」一文已經舉例過了。然而這裡抄錄的套語,不是文史工作者到民間調查所紀錄,更不是後人據各學者的田調成果輾轉抄錄,而是民間人家自己為了生活必用,自己收集、整理、紀錄的第一手資料。比起這些套語,一般「茶盤捧懸懸,予你生囝中狀元」之類的話就俗了些,可能是這個家族社會地位比較高或書讀得比較多,連這種「講好話」都是文謅謅的。你瞧:「婿公敬酒笑微微,恰似董永得仙機(應為「仙姬」)。生得七子共八婿,相似唐朝郭子儀。」


         除了喜慶套語,也有祭神儀式、葬禮封釘套語等。

         第四部份是藥方,日常生活常見疾病如傷風感冒、肚痛腹瀉、長癩生瘡、婦女疾病、房事問題、狗咬、蛇咬甚至人咬傷,都有藥方可治。不過沒有治人面瘡的藥方,看來這種病畢竟不常見。在此順便分享一個秘方,曰「化骨符」,不是韋小寶用的毀屍滅跡那種化骨散,是魚骨哽在喉嚨的治方。書曰「取水或茶一碗,置左手三叉,右手作劍決(訣),寫一雷頭鬼腳,連寫三個龍字,俱不做勾(這一句不明其意),一口吞下自愈(癒)」,這秘方讀之不免讓人搖頭,今日乃維新世界,原子時代,魚刺噎到還不去榮總急診,竟然還有人在水上畫符飲之?然而立刻上Google搜尋「化骨符」,硬是許多人說有效,非常神奇。

這又是在另一本藥書上拍的了,攝於台北百城堂舊書店。

        我何以對這本書的來歷那麼清楚,連這家人的開台祖都知道?乃因本書最後一部分是族譜,紀錄這家的祖先來自福建省漳州府漳浦縣攀龍社後埔浦仔,十二世祖林壯來台,傳一子林跳。林跳有四子:林錐、林邦、林桔、林先。大安鄉的相關紀錄說林跳和林桔開墾了大安、潭子,而這家正是林桔的後代。


        這家人本在台中開墾,何時上了台北倒不得而知,只知十七世林長生撰寫族譜時,此林氏家族已在「台北府淡水縣內港擺街保廣福庄四汴頭腳竹園仔」,也就是今台北縣板橋市四汴頭一帶,也就是台北捷運亞東醫院附近。但這「竹園仔」屬小地名,地圖上找不到,看來要等哪天有空去附近田調看看了。


檢視較大的地圖

        這戶林家後來土地應當不少,鍵入族譜上幾個名字,居然找到一些線索。一份明治38年(1905)的地契紀錄,在八里坌水碓庄有一人叫陳有力者,將土地賣給了林咸默、林長存、林長生、林立義、林意松(電子檔案誤作章松)等人。而這林家五人,名字全都出現在族譜中。另一份文獻是台大淡新檔案數位資料,記載了林文歸的事情,這位林文歸,也在族譜上出現,乃是十六世祖,剛好就是族譜撰寫人林長生的父親。依此族譜判斷,這本雜記大約紀錄於日治初期,大概是距今恰好一百年左右。

        現代人家裡遇到什麼問題,打開電腦問Google就行了。以前的人可沒這麼方便,只好一字字抄寫下來,裝訂成一本「家傳秘笈」,留作家庭日常之用。這樣的秘笈,有占卜術、有詩歌、有生命禮俗儀式、有藥方、有族譜,得以讓我們窺見古人依憑著哪些知識和準則來持家、來生活,用哪些今日看來迷信或荒誕的方式小心翼翼維持一家之運作。對照現代社會人們資訊取得容易,家人之間的感情卻比過去疏離了,豈不可嘆!

    

5 則留言:

  1. 我是名醫生 關於人面瘡 我倒是有個比較科學性的解釋.
    所謂"瘡"依現在的醫學觀點來看 汎指病原體(絕大多數是細菌)經由傷口感染後所造成的一些肉芽組織+腐肉+膿 所構成的結合體.外觀看起來就是不規則狀的腫塊.版主舊作中某本舊醫書中的人面"疔"一詞就更明確說明這是個"疔"子(即現稱的膿疱或蜂窩性組織炎).
    古代因為衛生條件不良及抗生素尚未發現 疔或瘡是滿常見的疾病 而且是難治之疾.如明代徐達 三國周瑜都死於舊瘡復發.古代因為沒有抗生素可治療 所一個輕微的傷口感染很容易會愈來愈嚴重 一直反復著感染>化膿>長痂>痂破>流膿>殘餘細菌再度活躍>化膿>長痂.... 因此傷口上的"瘡"(即上述的肉芽組織+腐肉+膿的聚合體)會愈長愈大 愈長愈大.而其表面就更加凹凸不平.在巧合的狀況下 自然是有可能長成類似"人面"的情況.因此"人面瘡"在古代是極有可能出現的.但若要說人面瘡能開口說人語 那是穿鑿附會 或者刻意曲解(想藉此勸人小心因果) 不然就是患者因憂心產生的幻覺.
    在現代 瘡或疔(或蜂窩性組織炎)是極容易治療的 只需引流或清創 加上抗生素 除了極少數例外 7-10天內就可痊癒.

    回覆刪除
  2. 醫師書蟲很恐怖的,台灣有好幾個醫師(無論中、西醫,在職、退休或轉業),圖書文獻收藏的量都很大,莫非您就是其中之一~~(抖)

    回覆刪除
  3. 拍謝 我不是啦! 藏書這方面是我看到你們這些前輩才要發抖呢...
    人過四十後 才忽然驚覺年少時的一些美好物件 在市面上居然已經漸漸找不到了.最近兩年才開始有蒐書的習慣 但因為無法管束貪念 家中已快成垃圾堆了(然其中珍品並不多) 最近已被老婆下禁買令了......
    不過 真的稀珍本還是會偷偷買啦.

    回覆刪除
  4. 哇!!!! 看部落格長知識!!!
    感謝"也是書蟲"的醫生啊~~~^^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