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04-30

紀州庵.武俠夜話


        日前「武林百曉生」林保淳教授在台北紀州庵文學森林主持一場講座,名曰「『老武俠』的秘密」。余身為不專業的武俠迷兼武俠收藏者,自然該當報名前往,求教於專業。林教授一人一嘴一杯茶,滔滔不絕、不加逗點地講了一時辰又一炷香時間;余不忍這些武林軼事消逝於綿綿春雨中,以當日講綱與筆記為本,勉力為文誌之。

        首先林教授先講述自己如何踏上武俠研究這條路。三十年前林氏方為碩士生時,柏楊向其師邀稿撰一篇武俠評論,其師囑林氏代撰,成為他進入武俠研究的契機。而後林教授立志整理武俠小說發展史時,受到學界頗多非議,經過多年奔走籌錢,頂下了兩家租書店的老武俠小說,最後終於在淡江大學成立武俠小說研究室。武俠文獻蒐羅之匪易,典藏之困難,自不在話下。當然,也認識了不少朋友,得知林保淳的宏願,慷慨贈書以供研究;兩年前林教授從本部落格文章〈舊版武俠的價值〉得知家藏《臺灣四大俠》小說,向我商借,後來見面時我便將這部小說帶去,言明無期限借給林教授,等他哪天讀完或影印完簽名留念再還我即可,原因無他,為武俠研究盡棉薄之力也。

          武俠的表現載體除了小說之外,還有雜誌、漫畫、影片、電玩等。若要研究台灣武俠小說發展史,雜誌和漫畫則是不可或缺的參考素材。原因有二:一、武俠小說大多在報章雜誌連載後結集成書,因此從武俠雜誌的作品,可以考證出武俠小說的寫作年代以及初版本內容。例如過去古龍研究上常把《風雲第一刀》當作《多情劍客無情劍》的初名,然而從武俠雜誌《風雲第一刀》的第一回連載可以看到分明是《邊城浪子》的故事,證明《風雲第一刀》亦即《多情劍客無情劍》之說,乃是以訛傳訛。二、台灣過去的武俠漫畫,除了葉宏甲的諸葛四郎系列是自編腳本之外,其他如淚秋等漫畫家大多是改編已出版或正在連載的武俠小說來作畫,因此台灣早期的武俠漫畫,也能作為考證武俠小說年代的輔佐資料。在此有個題外話,林教授岔出去講了洪德麟收藏老漫畫以及與他結識的故事,當然也講了洪氏開漫畫圖書館免費讓民眾閱讀而狂掉書,後來又有萬冊老漫畫被白蟻吃掉的憾事。關於收藏老漫畫,漫畫家紀厚博也是佼佼者,在他的部落格中有不少介紹。

        再講武俠小說的裝幀 :1952年郎紅浣出版台灣人第一本武俠小說《古瑟哀絃》,32開,彩色封面,在當時而言,和其他書籍並列也毫不遜色。然而後來32開本的武俠小說封面每況愈下,變成半彩(雖是彩色,但只有兩色)、勾描,最後變成只印了書名、作者的素面書皮,顯然出版商只將武俠小說當成速成的搖錢樹,讓讀者看完就還、用完即丟,這樣的武俠小說自然薄弱了其收藏價值;連帶著武俠小說作者也不用心創作,反正賺錢容易(從作家和出版社訂的合約得知,當時二流武俠小說作家,一個月稿費約是平常人月薪的七倍),寫作如印鈔,一味求快。林保淳訪問臺灣武俠名家,發現幾乎沒有哪位武俠作家收藏自己的作品。連作家都不看重自己的作品,內容粗糙可想而知。

林保淳展示郎紅浣的《古瑟哀絃》,可以看到封面設計之用心。
郎紅浣的《莫愁兒女》封面,比起一二十年後只有書名沒有插畫的書皮精緻得多了。
        武俠小說版本的重大改革,大約發生於1979年。是年漢麟出版社負責人于志宏(也是武俠作家于東樓)將武俠小說從原本的32開改為大32開,再乾脆改成大本的25開,成為現在大部分武俠小說的標準開本。何以當時對開數做了這麼大的改變?由於在這之前武俠小說太小本,因此冊數極多,陳列起來頗佔空間;改為25開之後,每頁能容納的字數變多,冊數大幅減少(注:以前的武俠小說,角色的對白還要換行,因此更浪費空間;我猜也大約是這時候作改革的)。如此一來,租書店才有足夠的空間存放武俠小說。

近三十年的武俠小說,幾乎全是25開本的天下了
        話題回到小說內容。在大部分作家、出版社並不在乎版本學的狀況下,武俠小說出現了許多光怪陸離的現象:

        一是政治介入,金庸的書在台遭禁,出版社便將作者、書名、故事主角做了更換,以逃過審查。而這些盜版金庸,留到今天也意外地成為保存珍貴「舊版金庸」的重要文獻,據說一套這種舊版金庸,現在可以賣到三萬元以上。這些盜版金庸小說,大多掛上不知名作者的名字,甚至連出版社都可能是「莫愁出版社」這類「虛擬出版社」;部份由知名武俠作家領銜的盜版作品,大多借用「司馬翎」之名。為什麼是司馬翎?司馬翎在臺灣本來就大有名氣,有武俠界「三劍客」之稱(其餘二人是臥龍生、諸葛青雲),後來由於據說犯了煙毒罪,潛逃回香港,不敢回台,出版社遂公然將盜版金庸掛上司馬翎之名,橫豎吃定了司馬翎不敢回臺灣打這場官司。

除了改名如《倚天屠龍記》化為《天劍龍刀》,書商還杜撰了一個「司馬嵐」作者之名。
我收藏的部份舊版金庸。可看到也有部份小說書名、作者並未更改的;但《神龍擺尾》就直接不列作者了。
        舊版武俠小說有個好處,便是能夠一窺作者的原始構想。例如舊版的《鹿鼎記》中,韋小寶可是練武奇葩、屢獲奇遇,但金庸寫到中途突然就廢了他的武功;寫修訂版時更將韋小寶改寫為除了「神行百變」之外完全不會武功的人。然而舊版的武林高手韋小寶,卻在台灣盜版鹿鼎記《小白龍》中存活了下來。


        二是掛名領銜,有些新作家的首部作品,出版社掛了其他作者之名出版,以探水溫。例如獨孤紅的《血掌龍幡》,出版時掛名為諸葛青雲所著。有些則是原作者寫了開頭,就由他人續完,如古龍的《劍毒梅香》便由上官鼎寫完。然而這樣的作品,後人評論時仍大多算在領銜的作者作品中,謬至極矣。又如《紫拐烏弓》作者是單于紅,出版商後來改成柳殘陽。(然而單于紅是柳殘陽的父親,據說柳殘陽到很久之後才知道這件事情,過去竟一直不知其父寫武俠小說。)

女性武俠作家祁鈺處女作《巧仙秦寶寶》出版時,出版社先借用臥龍生之名。後來大賣之後,再版和續集才正名為祁鈺。
        三是改頭換面,乃是借用他人作品進行改寫。如司馬翎的《懺情記》實則來自金庸《倚天屠龍記》,後來再版時書名又誤植為《殲情記》。

        臺灣的武俠小說發展史,說來不過發生在短短三、四十年間,然而由於作者和作品龐雜,過往又不重視版本學,造成迷霧重重,考證困難。加上武俠小說的收藏並未受人重視,有許多重要作品不復得見;例如先前傳說了許久的古龍《神君別傳》,終於由本身也是武俠小說藏家的眾利書店老闆顏顏雲提供出來,方得以出土。林保淳教授也提到他年輕時,曾讀過蕭逸的一部小說,書中主角跌落古井後,發現古井下竟然別有洞天,隱居著十位武林高手,十個高手都各別有自己的神功和利器----寫到這裡,也不過是老套的武俠小說劇情罷了,有趣的是,這十個高手竟然都是別人武俠小說裡的主角,也就是這可能是臺灣武俠史上第一次跨界大亂鬥,然而林教授遺憾地說,這部小說他再也沒有看到過,很可能永遠在地球上消失了。(多年後林教授終於找到此書,曰當年記憶有誤,實為洪嘯的《八寶圖》。)

         
        會後我提出了幾個問題請教林教授,在此一併附上。

        問:風雲時代出版的古龍《絕代雙驕》為何冠個「新」字而叫做《新絕代雙驕》?
        答:風雲時代把《絕代雙驕》改寫過,因此稱為《新絕代雙驕》。

        問:武俠雜誌中連載的作品,會不會有掛名偽作?我曾在舊書店的《武俠世界》雜誌看到古龍寫的短篇小說〈生死結〉,但我不曾在古龍創作年表看過這部作品,是偽作耶?
        答:一般來說,雜誌的連載較少偽作,因為被掛名者會知道。但也有一種偽作的可能是,被掛名者本身同意被掛名。
        (注:後來搜尋得知我在五年前看到的這篇〈生死結〉是否為古龍偽作,已經在網路論壇上討論過了。風雲時代社長陳曉林則表示〈生死結〉明顯是偽作。是否為古龍偽作仍待考。)
     
2007年攝於台北古今書廊。
          問:武俠界有哪些「一本作家」?或者量少卻質精的作家?
         答:有些「一本作家」,也就是畢生只有一部著作的作家,可能是出版社捏造的作者,而影響力也不大。要說量少但影響力較大的,當數陸魚。陸魚只有《少年行》、《塞上行》等少數作品,他在1961年所著的《少年行》,可說是第一部新派武俠小說,影響後世新銳作家如古龍甚大。

        問:80年代後,以李涼、松柏生等為代表的戲謔、色情武俠小說大為流行,甚至據說有知名武俠作家也化名下海寫這類品味較低俗的武俠小說,可以透露是哪些作家嗎?
        答:縱有知名武俠作家化名下海寫這類小說,也都是秘密進行,沒有證據。可以知道的是,長期在嘉義縣新港鄉月眉國小擔任工友的武俠作家秋夢痕,在過世之後,有出版社使用他的筆名,繼續出版色情武俠小說。
     
        問:既然當年寫武俠小說那麼好賺,為什麼突然間完全沒落了?
        答:金庸小說全面在臺灣出版之後,讀者可謂是「五嶽歸來不看山」,眼界高了、胃口大了,一般程度的武俠小說自然也沒人看了。

        
        聽林教授一路說來,處處有和珍本失之交臂的憾事;然而有失去的遺憾,才有尋獲的樂趣。若臺灣武俠小說的源流本來就清清楚楚、有井有條,那就失去了不斷尋書、不斷爭論、不斷比較和考證的樂趣了。

--
        按:我敘述上的習慣,近三十年來25開本的武俠小說稱為「老武俠」;更之前32開小本的武俠小說稱為「舊版武俠」或「薄本武俠」,這是網路拍賣上的不成文通例。林教授為了講述方便,將這兩種開本一併論述,都稱之「老武俠」,和我舊文內的稱呼不同。

3 則留言:

  1. 1.近日和網友讓你飛互動時,我提供了一張自淡江大學翻拍的武俠小說雜誌上連載的七星龍王其中一期照片,赫然發現這個七星龍王首次連載的地方出現了各集結版所沒有的章節,叫做"血戰",令人懷疑這章是否被漏掉了?

    2.近日逛遍台北、雲林、嘉義、台南、高雄的二手書店數十家,越覺得老武俠小說的價值無限,好羨慕兄的珍藏(尤其是那套小白龍),哈哈

    回覆刪除
    回覆
    1. 1.多收集當年連載刊物確實很重要。絕代雙驕連載時據說讓倪匡代筆過一部分,後來結集出書時古龍修訂過了;若想知道究竟未修訂前的絕代雙驕長啥樣,也只得從當時刊登的刊物上找了。
      2.那套小白龍是南琪出版社新版本的,網拍多留意的話不難找,沒什麼好羨慕啦。我是在台北古今舊書店買的,唯一比較可以讓人羨慕的是,這套品相確實很好。

      刪除
  2. 網上有人在賣玄鐵令(俠客行)、碧血染黃沙(碧血劍)但是價格有點高實在下不了手。

    我之前買到過飄泊英雄傳(連城訣),品相不好,但拿來比對還算可以。
    就這麼一比,被我發現新版還是有不少錯誤,遠流真是不細心.....

    絕代雙驕連載版要找到實在不容易了,目前的版本應該都是春秋本傳下來的,包含桂冠和風雲時代

    回覆刪除